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正文

Linux系统安全加固(linux系统安全加固的原则有哪些)

nanshan 2024-10-15 11:32 27 浏览 0 评论

1、 设置登录超时时间

编辑文件/etc/profile

#vi /etc/profile

文件末尾增加如下行:

TMOUT=180

export TMOUT


2、 记录用户登录信息

编辑/etc/login.defs:

#vi /etc/login.defs

修改LASTLOG_ENAB的属性:

LASTLOG_ENAB yes

#Last验证


3、 删除root之外 UID 为0 的用户

awk -F: '($3 == 0) { print $1 }' /etc/passwd

实施步骤

删除 除root 以外的 UID 为 0 的用户。


4、 缺省密码长度限制

# vi /etc/login.defs

按如下设置

PASS_MIN_LEN 8


5、 修改ssh默认端口号

Ssh默认端口号22,修改为2233

Vim /etc/ssh/sshd_config Port 2233

防火墙添加放行端口2233

iptables -I INPUT -p tcp -m state --state NEW -m tcp --dport 2233 -j ACCEPT

iptables -nL --line-number

查看22222端口是否已经正常开放


6、Centos7 用户登录失败N次后锁定用户禁止登陆

6.1备份sshd配置文件

cp /etc/pam.d/sshd /etc/pam.d/sshd.bak

cp /etc/pam.d/login /etc/pam.d/login.bak

6.2 vi /etc/pam.d/sshd

auth required pam_tally2.so deny=4 unlock_time=36000 even_deny_root root_unlock_time=36000

注意添加的位置,要写在第一行,即#%PAM-1.0的下面。

以上策略表示:普通帐户和 root 的帐户登录连续 3 次失败,就统一锁定 40 秒, 40 秒后可以解锁。如果不想限制 root 帐户,可以把 even_deny_root root_unlock_time;这两个参数去掉, root_unlock_time 表示 root 帐户的 锁定时间,onerr=fail 表示连续失败,deny=3,表示 超过3 次登录失败即锁定。

6.3重启sshd服务

systemctl restart sshd.service

#pam_tally2 -r -u root ###解锁之后随即失败次数归零,此时即可登录系统

Login Failures Latest failure From

root 0


1、编辑防火墙配置:vi /etc/sysconfig/iptables

防火墙增加新端口2222

-A INPUT -m state --state NEW -m tcp -p tcp --dport 2222 -j ACCEPT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# Firewall configuration written by system-config-firewall

# Manual customization of this file is not recommended.

*filter

:INPUT ACCEPT [0:0]

:FORWARD ACCEPT [0:0]

:OUTPUT ACCEPT [0:0]

-A INPUT -m state --state ESTABLISHED,RELATED -j ACCEPT

-A INPUT -p icmp -j ACCEPT

-A INPUT -i lo -j ACCEPT

-A INPUT -m state --state NEW -m tcp -p tcp --dport 22 -j ACCEPT

-A INPUT -m state --state NEW -m tcp -p tcp --dport 2222 -j ACCEPT

-A INPUT -j REJECT --reject-with icmp-host-prohibited

-A FORWARD -j REJECT --reject-with icmp-host-prohibited

COMMIT

重启防火墙,使配置生效:

/etc/init.d/iptables restart

service iptables restart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、备份ssh端口配置文件

cp /etc/ssh/ssh_config /etc/ssh/ssh_configbak

cp /etc/ssh/sshd_config /etc/ssh/sshd_configbak

修改ssh端口为:2222

vi /etc/ssh/sshd_config

在端口#Port 22下面增加Port 2222

vi /etc/ssh/ssh_config

在端口#Port 22下面增加Port 2222

重启:/etc/init.d/sshd restart

service sshd restart

systemctl start sshd.service centos 7.4重启服务

用2222端口可以正常连接之后,再返回去重复上面的步骤。把22端口禁用了,以后ssh就只能用2222端口连接了!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。


3、禁止root通过ssh远程登录

vi /etc/ssh/sshd_config

找到PermitRootLogin,将后面的yes改为no,把前面的注释#取消,这样root就不能远程登录了!

可以用普通账号登录进去,要用到root的时候使用命令su root 切换到root账户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4、限制用户的SSH访问

假设我们只要root,user1和user2用户能通过SSH使用系统,向sshd_config配置文件中添加

vi /etc/ssh/sshd_config

AllowUsers root user1 user2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5、配置空闲超时退出时间间隔

用户可以通过ssh登录到服务器,你可以设置一个空闲超时时间间隔。

打开sshd_config配置文件,设置为如下。

vi /etc/ssh/sshd_config

ClientAliveInterval 600

ClientAliveCountMax 0

上面的例子设置的空闲超时时间间隔是600秒,即10分钟,

过了这个时间后,空闲用户将被自动踢出出去(可以理解为退出登录/注销)。


(2)、linux操作系统加固

1. 账号和口令

1.1 禁用或删除无用账号

减少系统无用账号,降低安全风险。

操作步骤

· 使用命令 userdel <用户名> 删除不必要的账号。

· 使用命令 passwd -l <用户名> 锁定不必要的账号。

· 使用命令 passwd -u <用户名> 解锁必要的账号。

1.2 检查特殊账号

检查是否存在空口令和root权限的账号。

操作步骤

1. 查看空口令和root权限账号,确认是否存在异常账号:

o 使用命令 awk -F: '($2=="")' /etc/shadow 查看空口令账号。

o 使用命令 awk -F: '($3==0)' /etc/passwd 查看UID为零的账号。

2. 加固空口令账号:

o 使用命令 passwd <用户名> 为空口令账号设定密码。

o 确认UID为零的账号只有root账号。

1.3 添加口令策略

加强口令的复杂度等,降低被猜解的可能性。

操作步骤

1. 使用命令 vi /etc/login.defs 修改配置文件。

o PASS_MAX_DAYS 90 #新建用户的密码最长使用天数

o PASS_MIN_DAYS 0 #新建用户的密码最短使用天数

o PASS_WARN_AGE 7 #新建用户的密码到期提前提醒天数

2. 使用chage命令修改用户设置。

例如,chage -m 0 -M 30 -E 2000-01-01 -W 7 <用户名>表示将此用户的密码最长使用天数设为30,最短使用天数设为0,密码2000年1月1日过期,过期前七天警告用户。

3. 设置连续输错三次密码,账号锁定五分钟。使用命令 vi /etc/pam.d/common-auth修改配置文件,在配置文件中添加 auth required pam_tally.so onerr=fail deny=3 unlock_time=300。

1.4 限制用户su

限制能su到root的用户。

操作步骤

使用命令 vi /etc/pam.d/su修改配置文件,在配置文件中添加行。例如,只允许test组用户su到root,则添加 auth required pam_wheel.so group=test。

2. 服务

2.1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

关闭不必要的服务(如普通服务和xinetd服务),降低风险。

操作步骤

使用命令 chkconfig --level <init级别> <服务名> on|off|reset 设置服务在指定init级别下开机是否启动。

2.2 SSH服务安全

对SSH服务进行安全加固,防止暴力破解成功。

操作步骤

使用命令 vim /etc/ssh/sshd_config 编辑配置文件。

· 不允许root账号直接登录系统。

设置 PermitRootLogin 的值为 no。

· 修改SSH使用的协议版本。

设置 Protocol 的版本为 2。

· 修改允许密码错误次数(默认6次)。

设置 MaxAuthTries 的值为 3。

配置文件修改完成后,重启sshd服务生效。

3. 文件系统

3.1 设置umask值

设置默认的umask值,增强安全性。

操作步骤

使用命令 vi /etc/profile 修改配置文件,添加行 umask 027, 即新创建的文件属主拥有读写执行权限,同组用户拥有读和执行权限,其他用户无权限。

3.2 设置登录超时

设置系统登录后,连接超时时间,增强安全性。

操作步骤

使用命令 vi /etc/profile 修改配置文件,将以 TMOUT= 开头的行注释,设置为TMOUT=180,即超时时间为三分钟。

4. 日志

4.1 syslogd日志

启用日志功能,并配置日志记录。

操作步骤

Linux系统默认启用以下类型日志:

· 系统日志(默认)/var/log/messages

· cron日志(默认)/var/log/cron

· 安全日志(默认)/var/log/secure

注意:部分系统可能使用syslog-ng日志,配置文件为:/etc/syslog-ng/syslog-ng.conf。

您可以根据需求配置详细日志。

4.2 记录所有用户的登录和操作日志

通过脚本代码实现记录所以用户的登录操作日志,防止出现安全事件后无据可查。

操作步骤

1. 运行 [root@xxx /]# vim /etc/profile打开配置文件。

2. 在配置文件中输入以下内容:

0. history

1. USER=`whoami`

2. USER_IP=`who -u am i 2>/dev/null| awk '{print $NF}'|sed -e 's/[()]//g'`

3. if [ "$USER_IP" = "" ]; then

4. USER_IP=`hostname`

5. fi

6. if [ ! -d /var/log/history ]; then

7. mkdir /var/log/history

8. chmod 777 /var/log/history

9. fi

10. if [ ! -d /var/log/history/${LOGNAME} ]; then

11. mkdir /var/log/history/${LOGNAME}

12. chmod 300 /var/log/history/${LOGNAME}

13. fi

14. export HISTSIZE=4096

15. DT=`date +"%Y%m%d_%H:%M:%S"`

16. export HISTFILE="/var/log/history/${LOGNAME}/${USER}@${USER_IP}_$DT"

17. chmod 600 /var/log/history/${LOGNAME}/*history* 2>/dev/null

1. 运行 [root@xxx /]# source /etc/profile 加载配置生效。

注意: /var/log/history 是记录日志的存放位置,可以自定义。

通过上述步骤,可以在 /var/log/history 目录下以每个用户为名新建一个文件夹,每次用户退出后都会产生以用户名、登录IP、时间的日志文件,包含此用户本次的所有操作(root用户除外)。

同时,建议您使用OSS服务收集存储日志。

相关推荐

0722-6.2.0-如何在RedHat7.2使用rpm安装CDH(无CM)

文档编写目的在前面的文档中,介绍了在有CM和无CM两种情况下使用rpm方式安装CDH5.10.0,本文档将介绍如何在无CM的情况下使用rpm方式安装CDH6.2.0,与之前安装C5进行对比。环境介绍:...

ARM64 平台基于 openEuler + iSula 环境部署 Kubernetes

为什么要在arm64平台上部署Kubernetes,而且还是鲲鹏920的架构。说来话长。。。此处省略5000字。介绍下系统信息;o架构:鲲鹏920(Kunpeng920)oOS:ope...

生产环境starrocks 3.1存算一体集群部署

集群规划FE:节点主要负责元数据管理、客户端连接管理、查询计划和查询调度。>3节点。BE:节点负责数据存储和SQL执行。>3节点。CN:无存储功能能的BE。环境准备CPU检查JDK...

在CentOS上添加swap虚拟内存并设置优先级

现如今很多云服务器都会自己配置好虚拟内存,当然也有很多没有配置虚拟内存的,虚拟内存可以让我们的低配服务器使用更多的内存,可以减少很多硬件成本,比如我们运行很多服务的时候,内存常常会满,当配置了虚拟内存...

国产深度(deepin)操作系统优化指南

1.升级内核随着deepin版本的更新,会自动升级系统内核,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命令行手动升级内核,以获取更好的性能和更多的硬件支持。具体操作:-添加PPAs使用以下命令添加PPAs:```...

postgresql-15.4 多节点主从(读写分离)

1、下载软件[root@TX-CN-PostgreSQL01-252software]#wgethttps://ftp.postgresql.org/pub/source/v15.4/postg...

Docker 容器 Java 服务内存与 GC 优化实施方案

一、设置Docker容器内存限制(生产环境建议)1.查看宿主机可用内存bashfree-h#示例输出(假设宿主机剩余16GB可用内存)#Mem:64G...

虚拟内存设置、解决linux内存不够问题

虚拟内存设置(解决linux内存不够情况)背景介绍  Memory指机器物理内存,读写速度低于CPU一个量级,但是高于磁盘不止一个量级。所以,程序和数据如果在内存的话,会有非常快的读写速度。但是,内存...

Elasticsearch性能调优(5):服务器配置选择

在选择elasticsearch服务器时,要尽可能地选择与当前业务量相匹配的服务器。如果服务器配置太低,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节点来满足需求,一个集群的节点太多时会增加集群管理的成本。如果服务器配置太高,...

Es如何落地

一、配置准备节点类型CPU内存硬盘网络机器数操作系统data节点16C64G2000G本地SSD所有es同一可用区3(ecs)Centos7master节点2C8G200G云SSD所有es同一可用区...

针对Linux内存管理知识学习总结

现在的服务器大部分都是运行在Linux上面的,所以,作为一个程序员有必要简单地了解一下系统是如何运行的。对于内存部分需要知道:地址映射内存管理的方式缺页异常先来看一些基本的知识,在进程看来,内存分为内...

MySQL进阶之性能优化

概述MySQL的性能优化,包括了服务器硬件优化、操作系统的优化、MySQL数据库配置优化、数据库表设计的优化、SQL语句优化等5个方面的优化。在进行优化之前,需要先掌握性能分析的思路和方法,找出问题,...

Linux Cgroups(Control Groups)原理

LinuxCgroups(ControlGroups)是内核提供的资源分配、限制和监控机制,通过层级化进程分组实现资源的精细化控制。以下从核心原理、操作示例和版本演进三方面详细分析:一、核心原理与...

linux 常用性能优化参数及理解

1.优化内核相关参数配置文件/etc/sysctl.conf配置方法直接将参数添加进文件每条一行.sysctl-a可以查看默认配置sysctl-p执行并检测是否有错误例如设置错了参数:[roo...

如何在 Linux 中使用 Sysctl 命令?

sysctl是一个用于配置和查询Linux内核参数的命令行工具。它通过与/proc/sys虚拟文件系统交互,允许用户在运行时动态修改内核参数。这些参数控制着系统的各种行为,包括网络设置、文件...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