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给Linux服务器增加一块全新的硬盘时,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区->格式化->挂载,否则用户是无法将数据写入到新的硬盘空间中。
接下来我将演示一遍如何在Linux服务器中配置一块全新的硬盘。
1. 测试环境
操作系统:Centos7.6
新磁盘:sdb,20G;
新增加的硬盘可以使用"lsblk"命令进行查看:
2. 硬盘分区
新版本的Linux系统中的硬盘其实可以不分区,直接格式化就可以使用,为了实验的完整性,我们这里对sdb硬盘进行分区操作。
硬盘分区一般使用两个命令,fdisk和parted。
fdisk命令:一般对2TB以下的磁盘进行分区,因为fdisk命令只能将硬盘分区为MBR模式,MBR模式最大支持2TB,如果你硬盘有4TB,使用MBR模式的话,也只能使用2TB的存储空间。
parted命令:任何大小的硬盘都可以使用parted命令进行分区,大于2TB的硬盘则必须使用parted命令,并且需要使用GPT模式。
fdisk /dev/sdb
这里将sdb硬盘分为1个主分区,并且将与有存储空间都分配给sdb1;
3. 格式化分区
硬盘分区后,必须要格式化后才能使用,在CentOS7中,通常将硬盘分区格式化为ext4或者xfs格式;
ext4格式:
mkfs.ext4 /dev/sdb1
xfs格式:
mkfs.xfs /dev/sdb1
这里我将sdb1格式化为xfs格式;
格式化完成后,也可以使用blkid命令查看分区的UUID和分区格式:
blkid /dev/sdb1
UUID和分区格式,在配置开机自动挂载(配置fstab文件)时需要用到。
4. 创建挂载点
挂载点是用于与分区进行绑定,也就是说,把分区挂载后,只要将文件写入挂载点目录中,系统就会将文件写到相应的硬盘之中。
mkdir /data
5. 挂载分区
5.1 临时挂载
临时挂载分区,系统重启后需要手动重新挂载:
mount /dev/sdb1 /data
查看挂载情况:
df -Th /dev/sdb1
5.2 永久挂载
需要将分区信息写入到fstab文件之中,比如我这里使用分区的UUID号来挂载,UUID号可以使用blkid命令查看。
vi /etc/fstab
#在文档末行增加
UUID=489c51e6-452a-41b2-bad0-752cb4cf5c4a /data xfs defaults 0 0
执行挂载测试:
mount -a
当执行命令后没有任何提示信息,则表示配置正确,如果配置错误,则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