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正文

TTS实战:pyttsx3文本合成语音,windows上可以,linux差强人意

nanshan 2025-04-05 20:56 10 浏览 0 评论

(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

本篇目录(大约需要花费3分钟):

1、背景

2、实践

3、反思一下

4、转换方法实现

5、重新尝试总结,

1、背景

今天要做一个文本转语音接口,研究了一天TTSs,不想使用花钱的接口,不想放弃,尝试了python使用pyttsx3方式实现

windows上实验还可以,但是linux上的结果不尽人意,特别不满意。所以今天写下感受。最终先使用了讯飞的语音合成api,先完成接口开发,后面有时间再研究其他的方式

2、实现过程

首先就是查找资料并实现

pyttsx3是Python中的文本到语音转换库。与其他库不同,它可以脱机工作,并且与Python 2和3兼容

实现步骤如下:

第一步:安装库(centos 、debian 需要还安装 espeak,ffmpeg,否则转换时会报错)

pip3 install  pyttsx3

第二步实现的代码:

import pyttsx3
engine = pyttsx3.init() # object creation
""" 把语音存储到文件 """
engine.save_to_file("Hello World!!!",'~/abc.mp3')

"""更改速率"""
rate = engine.getProperty('rate')   # getting details of current speaking rate
print (rate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printing current voice rate
engine.setProperty('rate', 125)     # setting up new voice rate


"""更改音量"""
volume = engine.getProperty('volume')   #getting to know current volume level (min=0 and max=1)
print (volume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#printing current volume level
engine.setProperty('volume',1.0)    # setting up volume level  between 0 and 1

"""更改声音"""
voices = engine.getProperty('voices')       #得到当前voices的详情
#engine.setProperty('voice', voices[0].id)  #改变下标,可以更换vocie,转换男声和女声
#engine.setProperty('voice', 'zh')   #linux 转换中文,使用此voive,同时支持英文
engine.setProperty('voice', voices[1].id)   #改变下标,可以更换vocie

engine.say("Hello World!")
engine.say('My current speaking rate is ' + str(rate))
engine.runAndWait()
engine.stop()

以上内容转自:
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1a5f5d450c12

在windows上和linux上都能实现,但是linux上的voice和windows的不一样,导致转出的效果差别很大。最终linux服务器上不是很满意。因为没有现成的windows服务器,暂时放弃了这种方案。

3、反思一下

为什么会出现windows上和linux上的不同,我去查找了官网,发现了一段话,翻译过来就是

Windows上使用的是sapi5语音合成引擎,Mac OS X上是nsspeech合成器,eSpeak 其他平台上使用,即,linux上使用的espeak。

4、转换方法实现

为了完成目前的接口开发,我使用了讯飞语音合成,新用户(企业用户)一年有50万的免费使用,那么我先使用讯飞的api实现接口。

昨天发了个微头条,发现很多人对这个感兴趣,所以就总结下,发下自己的感受。



5、重新尝试总结

这次进行了tts的尝试,没有成功使用pyttsx3实现我的接口开发,但是收获了很多。比如发现了一个网站可以免费的转换,也发现了微软接口的一个实现。

如果大家感兴趣的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“666”,我下期分享下自己找到的资料。

相关推荐

服务器数据恢复—Raid5数据灾难不用愁,Raid5数据恢复原理了解下

Raid5数据恢复算法原理: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(被称之为raid5)的数据恢复有一个“奇偶校验”的概念。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二进制运算中的“异或运算”,通常使用的标识是xor。运算规则:若二者值...

服务器数据恢复—多次异常断电导致服务器raid不可用的数据恢复

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&故障:由于机房多次断电导致一台服务器中raid阵列信息丢失。该阵列中存放的是文档,上层安装的是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,没有配置ups。因为服务器异常断电重启后,rai...

服务器数据恢复-V7000存储更换磁盘数据同步失败的数据恢复案例

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:P740+AIX+Sybase+V7000存储,存储阵列柜上共12块SAS机械硬盘(其中一块为热备盘)。服务器故障:存储阵列柜中有磁盘出现故障,工作人员发现后更换磁盘,新更换的磁盘...

「服务器数据恢复」重装系统导致XFS文件系统分区丢失的数据恢复

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:DellPowerVault系列磁盘柜;用RAID卡创建的一组RAID5;分配一个LUN。服务器故障:在Linux系统层面对LUN进行分区,划分sdc1和sdc2两个分区。将sd...

服务器数据恢复-ESXi虚拟机被误删的数据恢复案例

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:一台服务器安装的ESXi虚拟化系统,该虚拟化系统连接了多个LUN,其中一个LUN上运行了数台虚拟机,虚拟机安装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。服务器故障&分析:管理员因误操作...

「服务器数据恢复」Raid5阵列两块硬盘亮黄灯掉线的数据恢复案例

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:HPStorageWorks某型号存储;虚拟化平台为vmwareexsi;10块磁盘组成raid5(有1块热备盘)。服务器故障:raid5阵列中两块硬盘指示灯变黄掉线,无法读取...

服务器数据恢复—基于oracle数据库的SAP数据恢复案例

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环境:某品牌服务器存储中有一组由6块SAS硬盘组建的RAID5阵列,其中有1块硬盘作为热备盘使用。上层划分若干lun,存放Oracle数据库数据。服务器存储故障&分析:该RAID5阵...

「服务器虚拟化数据恢复」Xen Server环境下数据库数据恢复案例

服务器虚拟化数据恢复环境:Dell某型号服务器;数块STAT硬盘通过raid卡组建的RAID10;XenServer服务器虚拟化系统;故障虚拟机操作系统:WindowsServer,部署Web服务...

服务器数据恢复—RAID故障导致oracle无法启动的数据恢复案例

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:某品牌服务器中有一组由4块SAS磁盘做的RAID5磁盘阵列。该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server,运行了一个单节点Oracle,数据存储为文件系统,无归档。该oracle...

服务器数据恢复—服务器磁盘阵列常见故障表现&解决方案

RAID(磁盘阵列)是一种将多块物理硬盘整合成一个虚拟存储的技术,raid模块相当于一个存储管理的中间层,上层接收并执行操作系统及文件系统的数据读写指令,下层管理数据在各个物理硬盘上的存储及读写。相对...

「服务器数据恢复」IBM某型号服务器RAID5磁盘阵列数据恢复案例

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:IBM某型号服务器;5块SAS硬盘组成RAID5磁盘阵列;存储划分为1个LUN和3个分区:第一个分区存放windowsserver系统,第二个分区存放SQLServer数据库,...

服务器数据恢复—Zfs文件系统下误删除文件如何恢复数据?

服务器故障:一台zfs文件系统服务器,管理员误操作删除服务器上的数据。服务器数据恢复过程:1、将故障服务器所有磁盘编号后取出,硬件工程师检测所有硬盘后没有发现有磁盘存在硬件故障。以只读方式将全部磁盘做...

服务器数据恢复—Linux+raid5服务器数据恢复案例

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:某品牌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,服务器中有4块SAS接口硬盘组建一组raid5阵列。服务器中存放的数据有数据库、办公文档、代码文件等。服务器故障&检测: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突然瘫痪,...

服务器数据恢复—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恢复案例

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:一台安装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的服务器。一组由8块硬盘组建的RAID5,划分LUN供这台服务器使用。在windows服务器内装有SqlServer数据库。存储空间LU...

服务器数据恢复—阿里云ECS网站服务器数据恢复案例

云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:阿里云ECS网站服务器,linux操作系统+mysql数据库。云服务器故障:在执行数据库版本更新测试时,在生产库误执行了本来应该在测试库执行的sql脚本,导致生产库部分表被tru...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