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正文

Nginx从入门到放弃05-访问日志与日志切割

nanshan 2025-02-17 13:20 12 浏览 0 评论

设置访问日志

当我们访问nginx服务时,nginx会记录日志,nginx日志分两种,一种是访问日志,一种是错误日志,访问日志记录在”access.log”文件中,错误日志记录在”error.log”文件中。

笔者把自己总结的文档分为几遍,合集在 https://g.xgss.net/nginx/

自定义nginx日志的路径

access_log /data/wwwroot/log/www.nginx01.com-access.log main_zdy;
error_log /data/wwwroot/log/www.nginx01.com-error.log;
error_log /dev/null;  # 不记录日志,不能用 "off",如果用off还是会记录到 logs/off文件中!

通过”log_format”指令可以指定访问日志都记录哪些内容,以怎样的格式记录这些内容,这样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,不如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小示例,示例配置如下:

#如果CDN或者代理,可以获取客户端真实IP为‘$clientRealIp’
map $http_x_forwarded_for  $clientRealIp {
                ""      $remote_addr;
                ~^(?P[0-9\.]+),?.*$  $firstAddr;
   } 
log_format  main_zdy  '$clientRealIp - $remote_user [$time_local] "$request" $status $body_bytes_sent "$http_referer" "$http_user_agent" "$request_time"';

log_format配置指令的默认值就是这个名为”main_zdy”的日志格式,而在站点日志中 ‘access_log
/data/wwwroot/log/www.nginx01.com-access.log main_zdy;’ 则日志格式与之匹配

$remote_addr 变量:记录了客户端的IP地址(普通情况下)。
$remote_user 变量:当nginx开启了用户认证功能后,此变量记录了客户端使用了哪个用户进行了认证。
$time_local 变量:记录了当前日志条目的时间。
$request变量:记录了当前http请求的方法、url和http协议版本。
$status变量:记录了当前http请求的响应状态,即响应的状态码,比如200、404等响应码,都记录在此变量中。
$body_bytes_sent变量:记录了nginx响应客户端请求时,发送到客户端的字节数,不包含响应头的大小。
$http_referer变量:记录了当前请求是从哪个页面过来的,比如你点了A页面中的超链接才产生了这个请求,那么此变量中就记录了A页面的url。
$http_user_agent变量:记录了客户端的软件信息,比如,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号。

这些变量并非一定会有对应的值,如果变量没有对应的值,那么日志中会使用 “-” 作为默认值进行占位。

Nginx常用变量

nginx中都有哪些变量能够使用呢?这些变量又都是什么含义呢?你可以从如下官网链接中找到答案:

http://nginx.org/en/docs/varindex.html

$args                    #请求中的参数值
$query_string            #同 $args
$arg_NAME                #GET请求中NAME的值
$is_args                 #如果请求中有参数,值为"?",否则为空字符串
$uri                     #请求中的当前URI(不带请求参数,参数位于$args),可以不同于浏览器传递的$request_uri的值,它可以通过内部重定向,或者使用index指令进行修改,$uri不包含主机名,如"/foo/bar.html"。
$document_uri            #同 $uri
$document_root           #当前请求的文档根目录或别名
$host                    #优先级:HTTP请求行的主机名>"HOST"请求头字段>符合请求的服务器名.请求中的主机头字段,如果请求中的主机头不可用,则为服务器处理请求的服务器名称
$hostname                #主机名
$https                   #如果开启了SSL安全模式,值为"on",否则为空字符串。
$binary_remote_addr      #客户端地址的二进制形式,固定长度为4个字节
$body_bytes_sent         #传输给客户端的字节数,响应头不计算在内;这个变量和Apache的mod_log_config模块中的"%B"参数保持兼容
$bytes_sent              #传输给客户端的字节数
$connection              #TCP连接的序列号
$connection_requests     #TCP连接当前的请求数量
$content_length          #"Content-Length" 请求头字段
$content_type            #"Content-Type" 请求头字段
$cookie_name             #cookie名称
$limit_rate              #用于设置响应的速度限制
$msec                    #当前的Unix时间戳
$nginx_version           #nginx版本
$pid                     #工作进程的PID
$pipe                    #如果请求来自管道通信,值为"p",否则为"."
$proxy_protocol_addr     #获取代理访问服务器的客户端地址,如果是直接访问,该值为空字符串
$realpath_root           #当前请求的文档根目录或别名的真实路径,会将所有符号连接转换为真实路径
$remote_addr             #客户端地址
$remote_port             #客户端端口
$remote_user             #用于HTTP基础认证服务的用户名
$request                 #代表客户端的请求地址
$request_body            #客户端的请求主体:此变量可在location中使用,将请求主体通过proxy_pass,fastcgi_pass,uwsgi_pass和scgi_pass传递给下一级的代理服务器
$request_body_file       #将客户端请求主体保存在临时文件中。文件处理结束后,此文件需删除。如果需要之一开启此功能,需要设置client_body_in_file_only。如果将次文件传 递给后端的代理服务器,需要禁用request body,即设置proxy_pass_request_body off,fastcgi_pass_request_body off,uwsgi_pass_request_body off,or scgi_pass_request_body off
$request_completion      #如果请求成功,值为"OK",如果请求未完成或者请求不是一个范围请求的最后一部分,则为空
$request_filename        #当前连接请求的文件路径,由root或alias指令与URI请求生成
$request_length          #请求的长度 (包括请求的地址,http请求头和请求主体)
$request_method          #HTTP请求方法,通常为"GET"或"POST"
$request_time            #处理客户端请求使用的时间,单位为秒,精度毫秒; 从读入客户端的第一个字节开始,直到把最后一个字符发送给客户端后进行日志写入为止。
$request_uri             #这个变量等于包含一些客户端请求参数的原始URI,它无法修改,请查看$uri更改或重写URI,不包含主机名,例如:"/cnphp/test.php?arg=freemouse"
$scheme                  #请求使用的Web协议,"http" 或 "https"
$server_addr             #服务器端地址,需要注意的是:为了避免访问linux系统内核,应将ip地址提前设置在配置文件中
$server_name             #服务器名
$server_port             #服务器端口
$server_protocol         #服务器的HTTP版本,通常为 "HTTP/1.0" 或 "HTTP/1.1"
$status                  #HTTP响应代码
$time_iso8601            #服务器时间的ISO 8610格式
$time_local              #服务器时间(LOG Format 格式)
$cookie_NAME             #客户端请求Header头中的cookie变量,前缀"$cookie_"加上cookie名称的变量,该变量的值即为cookie名称的值
$http_NAME               #匹配任意请求头字段;变量名中的后半部分NAME可以替换成任意请求头字段,如在配置文件中需要获取http请求头:"Accept-Language",$http_accept_language即可

$http_cookie
$http_host               #请求地址,即浏览器中你输入的地址(IP或域名)
$http_referer            #url跳转来源,用来记录从那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
$http_user_agent         #用户终端浏览器等信息
$http_x_forwarded_for
$sent_http_NAME          #可以设置任意http响应头字段;变量名中的后半部分NAME可以替换成任意响应头字段,如需要设置响应头Content-length,$sent_http_content_length即可
$sent_http_cache_control
$sent_http_connection
$sent_http_content_type
$sent_http_keep_alive
$sent_http_last_modified
$sent_http_location
$sent_http_transfer_encoding

Nginx日志切割

随着WEB站点访问增多,天长日久access.log文件就会越来越大,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来说,这是不利的,首先,当我们打开一个非常大的日志文件时,就会比较慢,而且,从一个非常大的日志中找到某个时间段的日志也会比较慢,所以,我们最好将日志按天分割开。

比如,每天晚上0点将昨天的日志mv到新的目录,同时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,这样每天就会生成一个日志文件,而不是将所有日志都写入到同一个日志文件中。

切割日志shell脚本(参考)

vim /data/conf/shell/cut_log_nginx.sh
填写以下:

#!/bin/bash
#添加自动执行,安装方法
#vi /etc/crontab
#输入:
#00 00 * * * root /data/conf/shell/cut_log_nginx.sh
###docker的名字
Nginx_Name="nginx"
#设置日志保存的时间,天
save_days=60

#set the path to nginx log files
log_files_path="/data/wwwroot/log/"
nginx_old_log_path="/data/wwwroot/nginx_old_log/"
log_files_dir=${nginx_old_log_path}$(date -d "yesterday" +"%Y")/$(date -d "yesterday" +"%m")
log_files_name=`/bin/ls $log_files_path`

mkdir -p $log_files_dir
#移动日志
for log_name in $log_files_name;do
        mv ${log_files_path}${log_name} ${log_files_dir}/${log_name}_$(date -d "yesterday" +"%Y%m%d").log
done

#删除过期日志
find $nginx_old_log_path -mtime +$save_days -exec rm -rf {} \; 

#重启nginx服务
# systemctl reload $Nginx_Name
#或者
# nginx -s reload
/data/nginx/sbin/nginx -s reload

可执行,并且加入定时任务

# chmod +x /data/conf/shell/cut_log_nginx.sh

#vi /etc/crontab
#输入:
00 00 * * * root /data/conf/shell/cut_log_nginx.sh
# systemctl restart crond

这样每天的地址都会切割到
/data/wwwroot/nginx_old_log/ 目录中,并且只保留60天的日志。

相关推荐

三种自建KMS激活系统自动激活windows方法

第一种:在windows服务器上搭建主要针对vol版本(win7、win10、win20xx、win2012等等)平台:我自己搭建的windows虚拟机,windows2016的操作系统软件:...

重装系统被收98元?避开Windows付费陷阱的实用指南

重装系统被收98元?避开Windows付费陷阱的实用指南有网友反映,在重装Windows系统后,屏幕突然弹出“激活系统需支付98元服务费”的提示,疑惑自己是不是遭遇了付费陷阱。事实上,微软官方的Wi...

Windows Server2012远程桌面服务配置和授权激活

安装:注意:安装完毕之后需手动重启一下计算机配置终端服务管理工具---远程桌面服务---RD授权诊断程序,查看当前服务器有没有授权授权:运行—>gpedit.msc->计算机配置---管理...

新书速览|Windows Server 2022 系统与网站配置实战

讲述桌面体验、ServerCore/NanoServer,容器与云系统的配置1本书内容《WindowsServer2022系统与网站配置实战》秉持作者一贯理论兼具实践的写作风格,以新版的Wi...

Windows激活全攻略:KMS神钥与专业工具的完美结合!

对于许多Windows用户来说,系统的激活是一个必经的过程。虽然Windows操作系统在未经激活的状态下也可以使用一段时间,但长期来看,未激活的系统会限制某些功能并频繁提示用户激活。以下是两种流行的激...

微软Win9全新激活技术曝光(微软系统激活有什么用)

2014-07-0905:46:00作者:徐日俄罗斯Wzor日前披露了更多关于Windows9的最新消息,据悉,Windows9将会在今年秋季亮相,其宣传口号是“想要开始按钮和开始菜单?如你所...

快速激活Windows 10/11:CMD命令详细教程

#记录我的2024#激活Windows操作系统是确保系统功能和安全更新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。本文将为您分享如何使用命令提示符(CMD)在Windows10和Windows11上进行激活的详细步骤。...

Wndows 2019 RDS应用发布部署(rds的安装和应用程序的发布)

安装前的准备1、需要提供服务器作为应用中心,应用中心的推荐配置如下表所示。规格建议1-10人11-20人21-50人51-100人100+人CPU4核8核16核内存8GB16GB32GB64GB系统盘...

解决 Windows 系统激活难题(如何解决windows激活问题)

今天,一位朋友给我说,他手头有三台电脑,均同时弹出系统未激活的提示。他对此毫无头绪,便急忙将电脑上出现的激活提示信息一股脑发给了我。我看到其中一台显示的是“Windows10企业版LTSC尚...

自建KMS激活服务器(自建kms激活服务器的风险)

自建KMS激活服务器Win10和office安装后,都需要激活才可以使用,一般可以输入购买的MAK激活码进行在线激活,也可以通过KMS激活,网上也有很多激活工具,但这些工具一般都含有病毒或木马程序,容...

30秒免费激活windows和office亲测有效!

“第三方工具有病毒?”“KMS服务器激活总失效?”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开源激活工具——MicrosoftActivationScripts(MAS),无需密钥、不装软件,30秒永久激活Window...

「操作系统」Windows 10 LTSC 2019 企业版C大集成更新版

Windows10LTSC企业版CHIANNET集成更新优化整合多镜像版,CHIANNET,是USBOS超级PE维护盘工具箱作者,长久以来一直默默的更新着,USBOSPE软件,电脑城装机及...

一文看懂Windows激活:自查方法+授权类型科普(Win7/Win10通用)

一、如何判断Windows是否永久激活?无论是Win7还是Win10,均可通过以下方法快速验证:命令提示符法(通用):按下Win+R,输入slmgr.vbs/xpr并按回车键运行即可查看是否...

部分Windows Server 2019/2022用户反馈无法运行微软Teams应用

IT之家7月2日消息,科技媒体borncity今天(7月2日)发布博文,报道称在多个WindowsServer版本上,MicrosoftTeams应用近期出现了运行故障。用...

这种Windows激活方式已有20年...(windows现在激活)

2006年微软正式发布WindowsVista,随之而来引入了一项新的激活机制「OEM激活」,这项机制在Vista和Win7上最为流行。其实WindowsServer自2008开始至2025版本一...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